2017年2月14日

阿德勒Alder學派

阿德勒Alder學派


(一)座右銘:
人類的目標在於征服、完美、安全、卓越。每個小孩都面臨許多生命障礙,因此他們的成長都在追求某種型式的意義。

(二)自卑感:
1.是人類原動力(是行為產生動機的力量)
2.個體的成長:源自"補償動機",我們嘗試克服實際的自卑或是想像的自卑。我們這一生都受到"克服自卑"和"追求高層次發展"的需求所驅策。
3.自卑感起始於嬰兒時期,非基因決定而是環境的產物,是對成人的依賴和對環境的無助感。
4.自卑感無可避免,但是是成長、努力的動機。
5.Alder提出2種情結為自卑情結、卓越情節。
(1)自卑情結:
˙對於自卑感無能為力的情況。
˙孩童期的自卑情結可能的來源有3種:官能上自卑、溺愛、忽視。
(2)卓越情結:
˙因"過度補償"而發展出來(對自己能力、成就的誇張看法)
˙可能會覺得自己非常優秀或是想讓自己非常成功的需求。

(三)追求卓越、追求完整:
1.Alder認為人超越自卑的目標,在於追求卓越和完整(奮鬥的終極目標)。
不是為了比他人優秀或傲慢,而是為了讓我們生命更完整的一種努力。
2.Alder認為用本能、原始衝動來解釋人格並不充分,只有追求卓越和完整的最終目標可解釋人的行為、人格。
3.Alder提出假想決定論:
每個人追求的理想是假想的,非真實現狀,我們的生活環繞在理想中,假想的想法在我們追求生命更完整的過程中指引我們的行為。
阿德勒Alder學派


(一)座右銘:
人類的目標在於征服、完美、安全、卓越。每個小孩都面臨許多生命障礙,因此他們的成長都在追求某種型式的意義。

(二)自卑感:
1.是人類原動力(是行為產生動機的力量)
2.個體的成長:源自"補償動機",我們嘗試克服實際的自卑或是想像的自卑。我們這一生都受到"克服自卑"和"追求高層次發展"的需求所驅策。
3.自卑感起始於嬰兒時期,非基因決定而是環境的產物,是對成人的依賴和對環境的無助感。
4.自卑感無可避免,但是是成長、努力的動機。
5.Alder提出2種情結為自卑情結、卓越情節。
(1)自卑情結:
˙對於自卑感無能為力的情況。
˙孩童期的自卑情結可能的來源有3種:官能上自卑、溺愛、忽視。
(2)卓越情結:
˙因"過度補償"而發展出來(對自己能力、成就的誇張看法)
˙可能會覺得自己非常優秀或是想讓自己非常成功的需求。

(三)追求卓越、追求完整:
1.Alder認為人超越自卑的目標,在於追求卓越和完整(奮鬥的終極目標)。
不是為了比他人優秀或傲慢,而是為了讓我們生命更完整的一種努力。
2.Alder認為用本能、原始衝動來解釋人格並不充分,只有追求卓越和完整的最終目標可解釋人的行為、人格。
3.Alder提出假想決定論:
每個人追求的理想是假想的,非真實現狀,我們的生活環繞在理想中,假想的想法在我們追求生命更完整的過程中指引我們的行為。


(四)生活風格:
1.每個人的終極目標都是追求卓越和完整,而我們每個人以不同的行為型態來達成目標,進而發展出個人的特徵、行為、習慣模式,即生活風格。
2.生活風格的發展:
˙來自於自卑與補償的內容,是因應自卑而設計出補償自卑的行為模式。
˙生活風格是依循生命前幾年的"社會互動"所形成(尤其是出生序、親子關係互動),在4~5歲具體成形,之後很難改變。成為日後我們抱持的行為態度之指導網絡。
3.自我創造力:
˙雖然生活風格受早年社會關係決定,且不易改變,但Alder認為是個體創造了自生活風格。
˙Alder認為人具有自我意志,可從基因的天賦、社會環境給予我們的能力和經驗去創造出適當的生活風格。(非被動受到孩童期經驗型塑或被決定)
4.Alder提出四種生活風格:
(1)主導型:叫表現主導、支配態度,少有社會覺察、較不尊重他人,具攻擊性。
(2)獲得型:最普遍類型。期待從他人那獲得滿足,且變得依賴他人。
(3)避免型:面對生活問題時,不會做任何嘗試,以避免困難、避免失敗。
(4)社交有益型:會和他人合作,行動會符合他人需求,會發展良好社會興趣網絡來解決問題。

˙上述前三種類型,還未準備好因應日常生活問題,無法和他人合作。其詩活風格與真實世界衝突,導致變態行為,缺乏社會興趣。
阿德勒Alder學派


(一)座右銘:
人類的目標在於征服、完美、安全、卓越。每個小孩都面臨許多生命障礙,因此他們的成長都在追求某種型式的意義。

(二)自卑感:
1.是人類原動力(是行為產生動機的力量)
2.個體的成長:源自"補償動機",我們嘗試克服實際的自卑或是想像的自卑。我們這一生都受到"克服自卑"和"追求高層次發展"的需求所驅策。
3.自卑感起始於嬰兒時期,非基因決定而是環境的產物,是對成人的依賴和對環境的無助感。
4.自卑感無可避免,但是是成長、努力的動機。
5.Alder提出2種情結為自卑情結、卓越情節。
(1)自卑情結:
˙對於自卑感無能為力的情況。
˙孩童期的自卑情結可能的來源有3種:官能上自卑、溺愛、忽視。
(2)卓越情結:
˙因"過度補償"而發展出來(對自己能力、成就的誇張看法)
˙可能會覺得自己非常優秀或是想讓自己非常成功的需求。

(三)追求卓越、追求完整:
1.Alder認為人超越自卑的目標,在於追求卓越和完整(奮鬥的終極目標)。
不是為了比他人優秀或傲慢,而是為了讓我們生命更完整的一種努力。
2.Alder認為用本能、原始衝動來解釋人格並不充分,只有追求卓越和完整的最終目標可解釋人的行為、人格。
3.Alder提出假想決定論:
每個人追求的理想是假想的,非真實現狀,我們的生活環繞在理想中,假想的想法在我們追求生命更完整的過程中指引我們的行為。


(四)生活風格:
1.每個人的終極目標都是追求卓越和完整,而我們每個人以不同的行為型態來達成目標,進而發展出個人的特徵、行為、習慣模式,即生活風格。
2.生活風格的發展:
˙來自於自卑與補償的內容,是因應自卑而設計出補償自卑的行為模式。
˙生活風格是依循生命前幾年的"社會互動"所形成(尤其是出生序、親子關係互動),在4~5歲具體成形,之後很難改變。成為日後我們抱持的行為態度之指導網絡。
3.自我創造力:
˙雖然生活風格受早年社會關係決定,且不易改變,但Alder認為是個體創造了自生活風格。
˙Alder認為人具有自我意志,可從基因的天賦、社會環境給予我們的能力和經驗去創造出適當的生活風格。(非被動受到孩童期經驗型塑或被決定)
4.Alder提出四種生活風格:
(1)主導型:叫表現主導、支配態度,少有社會覺察、較不尊重他人,具攻擊性。
(2)獲得型:最普遍類型。期待從他人那獲得滿足,且變得依賴他人。
(3)避免型:面對生活問題時,不會做任何嘗試,以避免困難、避免失敗。
(4)社交有益型:會和他人合作,行動會符合他人需求,會發展良好社會興趣網絡來解決問題。

˙上述前三種類型,還未準備好因應日常生活問題,無法和他人合作。其詩活風格與真實世界衝突,導致變態行為,缺乏社會興趣。
˙Alder只是為了教學用途才有此分類,他反對用此種刻板對人的分類和定型方式。


(五)社會興趣:
1.Alder相信"和人相處"是人生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會影響我們後來面對生命問題的態度、社會適應的層次,所以提出"社會興趣"。
2.定義:個體與他人合作以達成個人和社會目標的內在潛能。(此潛能來自於早期的社會經驗)
3.Alder認為母親非常重要,是促成或阻礙嬰兒社會興趣發展的關鍵。

(六)出生序:
1.是孩童期主要的社會影響,也是創造生活風格的來源之一。
2.即使同一父母,且大家住在一起,不同的出生序,會暴露在不同的教養態度,此情況將決定人格。
(1)老大:
學來的權力優勢是一生關注的焦點,常扮演指導者、領導者,有助於較高的智力發展、語言發展,認真、謹慎且重視細節,會成為好的組織者或權
威人士,老大也可能發展不安全或仇視感。
(2)老二:
把老大行為當模範、威脅或競爭來源,是老二發展的動力。較不關心權力的獲得,對未來較樂觀且具競爭力和野心。但也可能相反,假設覺得自己永遠贏不了老大就可能放棄努力,而使表現低於本身能力)
(3)老么:
受到超越其他兄弟姊妹的需求驅策,以驚人速度發展,長大後通常高成就。但如受到過度溺愛,以致相信不須為自己學習,則會變得像孩童期一樣
無助而依賴、習慣被照顧且不適應努力與奮鬥的生活。
(4)獨子:
從未喪失在家中的權力地位,是大家焦點,但走出家庭後而不在是焦點時,則可能遭遇困難。沒有學會分享、競爭,若無法或足夠認可,可能強烈
沮喪。
3.Alder認為出生序和它所包含的早期社會互動,提供了個人發展某種生活風格的可能性。

(七)Alder的人性觀:
˙人有意志可以形塑自己的發展與命運,無須受本能或孩童經驗主導。
˙孩童期的影響是重要的,尤其是出生序、和父母的互動,但不該是孩童期的犧牲者,我們是利用他們創造出自己的生活風格。

(八)Alder的評量:
有三種為早期記憶、夢的解析、社會興趣。

1.早期記憶:
˙人格是生命前4、5年創造出,對此期的早期記憶可指出持續到成年的生活風格。
˙早期回憶是否真實並無差別,一個人的生活風格是環繞在他所記得的事。
˙早期記憶應放在病人生活風格的脈絡下被解釋,因二者有共通性。

2.夢的解析:
˙Alder認為夢涉及我們對目前某一問題的感覺和我們想對它做的事(非揭露隱藏的衝突或者實現心願)
˙Alder認為夢有關現在、未來(非朝向過去的衝突)。
˙Alder認為夢是個人風格的顯現,對個體是獨一無二。

3.社會興趣的評量
˙Alder對人格測驗是批評的,因為是人造的情境,認為治療師應該發展自己的直覺而非依賴測驗。
˙心理學家發展出測量Alder社會興趣內容的測驗,即"社會興趣量表":量表中有許多成對的形容詞,受測者從中挑出最能描述自己的屬性,這些
詞可看出央個人社會興趣的程度。
˙另一個是"社會興趣指數":
是一種自陳量表,受測者需判斷每一項陳述可代表自己特質的程度,這些陳述可代表一個人能接受他人並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從中測出社會興趣指數。

2017年2月11日

榮格Jung

榮格Jung


一、心理能量:
用物理概念解釋心理能量,提出三種原則為 對立、等同、均衡

二、人格系統:
有分明系統與結構組成,分為三種主要系統為自我、個人潛意識、集體潛意識

(一)人格系統----自我----
包含態度、心理功能(感覺、直覺;思考、感受)、心理類型(用態度x心理功能)

(二)人格系統----個人潛意識----
包含心理情結

(三)人格系統----集體潛意識----
包含原型(如公我、女性/男性、陰暗、自我、母親、英雄、權利等)
1.陰暗原型:最有力量的原型,是原始動物本能,所有原型最深層的基礎,有社會認為邪惡而不道德的行為。但也是生命力、創造力、情緒源頭
2.自我原型(整體而單一的、統整而協調的人格,自我的全然實現是未來目標,所以督促我們向前,只有在心理各部分發展成熟時,自我才能完全呈現....約在中年時期)

三、人格的發展:
1.分為三段論有兒童期、青少年~成年早期、中年期(轉換期)
2.提出了一個重要概念,叫做"個體化",為了成為一個真實自我個體,順從來自潛意識的自發性,去實現能力、發展自我。是內在的,不可避免的,但是會受到環境的因素影響是否成功。
3.個體化完成後,接著能夠發展"卓越"。

四、人性觀
1.人格----雖然受到原型、童年經驗影響,但是也有受到自發性、自由意志的影響。
2.遺傳/環境-----採混合觀,雖然個體化、卓越的驅力是內在的,但是可以透過學習、經驗獲得

3.人的獨特----限於前半輩子,中年後,個體化完成,發展成普遍性人格,無以任何單一心理類型來形容。
4.對人性看法,相較於Freud較正向、樂觀,認為人們不斷有成展與發展的機會,會不停止追求進步。


五、評量:
1.包含字詞聯想、症狀分析、夢的解析三種。
2.自陳式人格測驗(MBIT):
是Briggs和女兒Isabel根據榮格的人格理論,發展出的一套自陳量表,叫做MBIT。

教育劇場106.2.11

收穫一:課程管理
1.指令是否清楚
2.預告是否足夠(30秒、10秒,5432~~好~~~~)
3.音調是否有特色(可誇張或拉長音)學生停止後也可以說(好~~~謝謝~~)做收尾


收穫二:書籍閱讀
1.有些書不適合用看的,而是預做的書(要成為能力的話要行出來,做中學)
2.敢於教導的人絕不停止學習

收穫三:問問自己
1.你喜歡哪種老師?親切回答問題、陪伴、關心、一些溫和嚴肅的深刻提醒
2.你願意為學生改變什麼?不斷學習、品格的保養、做榜樣、耐性
3.你印象中喜歡的老師是怎樣的老師?亦師亦友、親切指導、不要太過於嚴厲、會一起討論跟聊天、會鼓勵我


收穫四:重要提醒
1.嚴格(教導)與羞辱的差別,在於你的"態度"!
2.我們可以有錯誤的決定,但上帝不會有錯誤的安排。
3.別期待影響每一位學生
(即使你很有愛心,也不見得是他習慣的,盡你最大努力即可,上帝在他身上必有旨意)
4.你只是建議,不是規則
5.沒有老師擁有所有的答案
6.沒有什麼策略屢試不爽
7.最重要的變數在於老師的"個性"
8.用正向的眼光、正向的面對

收穫五:DISC的特色和溝通方式


收穫六:教育戲劇
1.性質:教習劇場
2.透過教育戲劇,學習生命(不是學習表演知識),學習用生命去影響生命。
3.我們都用外在人,引導學生思考其內在。(他的外表跟他真實的內在一樣嗎)
4.去了解人是複雜而多元的
5.教育戲劇,能使學生參予其中,遊戲性,從中體會,較容易投入。

收穫七:在台灣的教學活動
1.一定要先有暖身活動,才能進入想像力活動
2.我們的文化,較無法主動去思考,所以問開放性的問題後,可給具體的選項或是非題,對方比較能夠回應(就不會沒有答案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