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7日

演講/你所不知道的雲門舞集



在台灣產業影片企劃當中,希望以舞蹈來表現傘之概念,而舉了雲門的例子,但似乎雲門舞集對於我的定位,可能只是代表一種以舞蹈表現意象的一支舞團,並不夠了解雲門舞集,剛好雲門為了新舞"聽河"的宣傳加上希望能傳承一些思想讓大家更了解雲門而來到了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做個簡短的演講。而有幸聽到雲門舞集舞者的演講並且觀賞到舞者舉手投足之風采。大致將演講的重點歸納如下:


一、雲門舞集的創辦人:林懷民
1.1973年由林懷民創立
2.一開始是作家身分,並非跳舞出生。拿到第一次的稿費是去學跳舞。
3.願與本土音樂人合作,做出屬於此塊土地的舞蹈,跳給本土的人看,想讓台灣人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現代舞。

 
 
   
  二、雲門舞蹈
1.雲門一開始的編舞是偏向有故事性的,而林懷民先生認為,既然屬於我們身體的舞蹈,不如從自己身體上開始思考,想想你是誰,找出自我的定位。
2.作品紅樓夢是以詩的形式來編舞,用隱喻的方式呈現,不告訴你誰是誰,而是用色彩代表所有的故事與角色的進行。
3.在早期雲門舞集作品大都會看到許多鮮艷美麗的色彩,而後慢慢從外在形式轉向內裡,尋找自己的的生活美學。
4.漸漸轉自抽象化,將可辨認的文字抽掉,進而轉變成氛圍呈現。


三、雲門重要訓練之一:打坐
打坐教導的是放鬆,教導你放掉不必要的雜念,使你多一點專注。而對於舞者最大的幫助是在於上台後仍然能夠專注自己的舞蹈且放鬆。

四、舞蹈精神
1.表演不光是技巧,而是真正真實的呈現。
2.慢動作不再是動作放慢而已,連心思也要一同放慢。
3.若是完全從腦出發,呈現的舞蹈便像是制式化或經設計的,所以還是要從人的身體出發,才擁有感情並且夠純粹。

五、照片分享


邱怡文老師


工作人員與舞者感情深厚,表演完的舞者用身體幫忙工作人員收拾舞臺上的散落花辦


每位舞者都有自己的專屬救傷,在閒暇時就是去治療身上的救傷


一開始被大家都認為是很難表達的作品,但林先生勇於挑戰,以色彩意象表現故事


最新力作 聽河,水可以載舟亦可覆舟,可以滋養大地亦可摧毀大地


流浪者之歌 運用稻米,緣自林先生小時候的幻想,想在稻米中打滾盡情的玩耍

六、感想與省思
1.演講者是時常擔任舞蹈表演中主角角色的邱怡文老師,老師示範了幾個動作,雖是平常生活中就會使用的動作,但老師示範時卻好似身體注入一種能量,慢動作變成像是一種很強烈的專注力之展現。
2.從舞蹈發展可以發現,許多人事物最後往往會慢慢走向從複雜到追求簡單純粹或是自然,這樣看來若省思於現在在研所學習,我們可以大量廣泛的去接觸,再慢慢走向質的部分,我想從複雜到純粹的歷程也是我們必經的。
3.舞蹈者歸類於藝術家,他們要將許多情緒、意象透過肢體來表現,因此必須純粹自我並將感情注入身體,但在舞台設計部分,依然是必須經過各方面之分析與多次設計討論,而我們是設計者並非藝術家,在許多部分我們必須懂得理性並因問題而設計出解決方法,但感性並非完全缺乏,而可適當放於需要之處做調解劑,使你的設計更有生命。


雲門舞集網站http://www.cloudgate.org.tw/cg/index.ph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